美育教育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美育教育

劳动、美育、哲学……暑假补“课”大军的新思维

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2020-08-22 21:48:40【美育教育】0人已围观

简介劳动、美育、哲学……暑假补“课”大军的新思维

        躲不开的培训班,在“宇宙补习中心”过暑假,已是学生一种常态的选择。疫情造就了“最短的暑假”,却也给所有人上了一堂人生大课,2020年的暑假似乎多了一种新味道。

 

江苏是很多人心目中的“诗和远方”,不仅有美的风光、美的人文、美的味道,还有美的生活、美的发现……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今年暑假“补课”的大军里,多了一种理性和智慧。童年之美,恰似山水间的淳朴。我们记录下,江苏学子这个“润物细无声”的暑假。

【劳动课】

向往的生活,从放下手机开始


在一个名为“朴育夏令营”的微信群里,家长们正远程围观着离家孩子的小院生活。“我家孩子昨天洗澡了吗?我看衣服没有换。”“小王同学怎么没有帮厨,又偷懒了!”“孩子昨天没打电话来,啥情况,感觉是我离不开他,人家要不要我无所谓……”

往年,中考分数还没出来,有的孩子就已开始补课了。数学、英语、物理……在培训班不停“流转”的暑假,已经成为孩子们共同的记忆。然而,今年夏天,却有一群家长、孩子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响堂村,是南京老山脚下的一个美丽小村庄。因为地处深山,整个村子安逸又静寂,仿佛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朴育小院”是这里比较特别的一座房子,这两天这里来了13个孩子,来自南京、常州和马鞍山,最小的7岁,最大的不过14岁。

喂马劈柴,是都市人“向往的生活”。而对于这群孩子来说,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一睁开眼睛就要想着做什么、吃什么的日子,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自食其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是卓伟琦小朋友写在留言本上的一句话,这句话描绘的正是孩子们每天在小院的日常生活。

    孩子们每天有伙食费,他们需要自己制定采购计划,并由志愿者家长带领去完成采购。小院的菜地,也有自己种植的蔬菜,同时他们还可以去村民家里,采购鸡蛋等物资,然后自行制作。

14岁的姚溢乐和13岁的王怀一是“大厨”,“以前只在家里看过老爸做饭,自己动手不多,但做菜没什么难的,不会的就看菜谱!”第一天,孩子们五点起床做早饭,然后去爬山,在志愿者的口头指导下,10点不到就做好了午饭。平时没有省钱概念的孩子,也在小院里变“抠”了,考虑到牛肉价格高,他们临时决定将土豆烧牛肉换成烧猪肉。

翻了一个油壶,碎了两个杯子,烧了两个菜,但预料中的大型翻车现场并没有出现。第二天,以为孩子们会渐入佳境,但端上桌的却是方便面。每一天都是惊喜,也是意外,这就是孩子的本色。

除了吃饭,还要解决劳动的问题。小院里的等各种小动物,每天都要喂食。菜地里的菜,花园里的花,需要每天浇水。成熟的蔬菜,需要采摘。长出的杂草,需要清理。

向往的生活,从丢掉手机开始。孩子们将更多注意力放在了身边的大自然和小伙伴身上。忙完了一天的活儿,孩子们围在一起,有的开始给小伙伴们讲故事,女孩儿们一起唱唱歌,男孩子打打闹闹自得其乐。即便每晚孩子们有一个小时的手机自由使用时间,时间一到所有孩子都会主动交还,非常有仪式感。


13个孩子,一只狗,两只鹅,三只鸡,四只兔。对于朴育小院合伙人姚伟和张敏来说,40岁以后做了这个空间,是“世界再大不过一个院子”的人生感悟。而对于这群平均年龄10岁的孩子来说,小院就是他们面对的世界。他们在这里尝试了许多个可以自己完成的“第一次”——开营首日早上小朋友第一次自己煎手抓饼,干农活时第一次亲手拿起铁锹建立属于自己的“一米菜园”,第一次自己在采购前规划算计每一分钱,与小伙伴讨论着“鸡翅该挑冷冻的还是新鲜的”“这种牛排是进口的吗?哪种更便宜?”

今年3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文件规定,要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暑假应该更多地强调带孩子走入社会,做一些社会调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之下,在低风险地区带着孩子多去了解社会,丰富孩子的社会经验。”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飞说,家长还可以趁机在家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美育课】

难道还有比这更有趣的事情吗

对10岁的骆旸文婧小朋友来说,这个暑期最有意思的是遇到了慢悠悠的昆曲。

“快一点”“快一点”……几乎每一个孩子,每天都活在家长的催促声中。

暑假的昆曲体验课上,和其他十多位小伙伴一起“跑圆场”的骆旸文婧听到的却是另一番腔调:“慢一点,不着急!抬脚面,女生兰花指,男生箭指,头上就像顶着一盆水!”授课老师——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旦角演员徐思佳耐心地唤道。

跑圆场是戏曲的基本功,角色按照规范化的圆形路线绕行,以表示舞台时空的转换。骆旸文婧刚开始似乎还没掌握诀窍,像麻雀一样蹦蹦跳跳,但几轮下来,居然有点像模像样了。

今年暑假,由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与昆乐府研习基地联合推出的“遇见·昆曲”体验夏令营,第一次向南京市中小学生敞开怀抱。骆旸文婧的母亲无意中看到了昆曲体验夏令营的消息,问女儿,想不想去感受一下?因为疫情原因,暑假没地方玩的骆旸文婧一口答应。到现在,骆旸文婧还没看过一场戏。8月,兰苑剧场将恢复线下观演,妈妈答应带她去昆剧院看戏。

昆曲对于赵梓涵小朋友来说,则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她跟着昆剧院小生演员周鑫学唱《浣纱记·打围》【醉太平】,竟然陶醉了。“昆曲的调子慢慢的,唱得好舒缓,昆曲的词也很美,像古诗词一样有韵味。”她还惊奇地发现,“我第一次见一位男老师唱得这么美。”

周鑫教唱昆曲,特地复印了昆曲工尺谱和简谱对照发给孩子们,“工尺谱是昆曲的传统曲谱,是中国古代音乐的宝贵遗产,我要给孩子们一个最初的启蒙”。周鑫唱“上尺工凡六五乙”,赵梓涵唱“1234567”,她觉得就像念顺口溜一样。“她每天回家后还会在自己房间里默默唱,从没见她这么着迷过。”赵梓涵的爷爷说。

昆剧院演员孙晶给孩子们讲解昆曲脸谱知识,9岁的郭心波简直可以背下来了,“脸谱根据人物性格不同,颜色也不一样,红脸忠勇侠义,黑脸勇猛有智慧,白脸是奸诈的反面人物。”

南博的中学生考古、文化考察夏令营,金陵美术馆的“八礼四仪”书法……带有美育色彩的暑假生活正在被开发,收到的反馈还挺好,比如这次的昆曲中小学生夏令营活动,刚报名就爆棚了。骆旸文婧的妈妈觉得,当很多孩子都在学习钢琴等西洋音乐的时候,学一点中国传统艺术也挺好。而且,疫情之下,昆曲的慢节奏可以让人的情绪舒缓下来。

“一个迪斯尼乐园,可能会让我觉得很兴奋,但是良渚古城不同,他有5000年时光的感觉。”刚刚从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和良渚博物院回宁的中学生王天乐,很有哲学感觉地与人分享自己暑期的文化行走。

良渚古城遗址展现了一个存在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区域性国家形态,那里有水稻种植的遗迹,有庞大的水利工程,但最让他惊叹的还是良渚人的玉器加工。“玉器上最经典的图案是神人兽面纹,表现一位天神骑在一只神兽身上,人和兽都有又大又圆的眼睛,人头上戴上像印第安人那样的羽毛冠,神兽长着尖尖的爪子,这个纹样是伟大的艺术创作,充满了凶猛甚至是狰狞的美,让我看到人类童年时瑰丽而神奇的想像力。”他对记者说,“我觉得它特别美,当时的人没有铁器和青铜器,但是却能够在一毫米的距离刻上五条线,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至今都是一个谜。王天乐赞叹于5000年前良渚人的智慧力量、精致日常,“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不断地开发探索,我真想请他们收下我的膝盖!”

开学后,王天乐就要迈入紧张的初三生活。“在那么紧的环境下,这次的出游让我放松了一下,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跟他们有一种交流,难道还有比这更有趣的事情吗?”王天乐说。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素质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家长意识到了美育的重要性。202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也提出,将美育纳入督导评估和考核体系。而美育的内涵丰富,不是简单的“有特长”,还要从心里美,有内在美。

【哲学课】

小脑袋里的大问题

周三晚上7点,在6岁郭郭的催促下,妈妈蔡女士打开“南京妇联”公众号,熟练地找到了新更新的一期《小脑袋里的大问题》。

“上一次,我们说到了小姑娘梅格有一个瓶子,里面装着各式各样的“幸福”,有巧克力冰淇淋味的、苹果汁味的,还有很多口味很多颜色。那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幸福是什么颜色、什么味道的呢……”点开时长不到7分钟的视频节目,一组小朋友正在里面讨论“幸福”。有的说幸福是五颜六色,各种各样味道的,有的却摇摇头:“我觉得幸福没有颜色。”有的认为,打游戏很幸福,有的则持不同意见,“打游戏太伤眼睛,我觉得不幸福”。看得津津有味的郭郭也隔空加入讨论,“他突然转过脸说:妈妈原来每个人的幸福都不一样啊!我觉得,妈妈帮我系鞋带的时候我最幸福”。蔡女士说,自己当时一下子就被这句话戳中了。

    都说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但是面对他们的“灵魂发问”,家长常常不知道如何应对。还有些家长对此视而不见,觉得"孩子还小,说多了也听不懂”,或者认为“知道这些乱七八糟的有什么用,又不能提高成绩。”南京市妇联家庭和儿童部工作部常三燕说,新冠疫情暴发之后,他们随机抽样了南京60位3-6岁儿童及其家长发现,63.3%的家长最关心“面对疫情,我们应该关注什么?”,96.7%的家长头疼于“面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究竟应该怎么答?”

    南京市妇联和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学前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共同打造的《小脑袋里的大问题》空中课堂就这样应运而生。“我们希望以儿童的问题为基础,从哲学的高度引领学龄前儿童独立思考。”参与课程开发的专家说。

而“哲学课”,真的在孩子们身上产生了一些变化。

    一位大学教授的感受最深。每次,他带女儿去医院打针她都会哭,为此他经常“嘲笑”女儿不够勇敢。但是在暑假看了《小脑袋里的大问题》里的一期“什么是勇敢”的讨论后,女儿却反驳了起来:“我觉得我是勇敢的,虽然我哭了,但是我没有一次是不去打针的,我都坚持的,我哭只是因为太疼了……”

   “这位爸爸后来跟我说,一开始他还疑惑,幼儿园搞哲学,是不是个噱头,但是听了女儿的话后,他不这么想了。”圣玛丽幼儿园园长说,哲学的智慧不是让人在争论中获胜,而是在思辨中更加平和。

   “哲学,它不是一门学科,不像几何、政治、经济、物理那样。它要人去想那些问题,而且一定是独立思考,运用自己的理性去思考,而不是要去接受现成的答案。”在第十届江苏书展期间,著名作家、哲学家周国平开讲举办了一场“给孩子的哲学课”的云讲座。

    现在的孩子,知识点获取多,但另一方面,精神“嫩芽”的成长却一直拖后腿。无论对于孩子还是家长来说,都亟需用哲学思维来解决问题。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2020年版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在小学段的100本推荐书中,出现了四套近年引进的儿童哲学书。在周国平看来,哲学更是一种人生态度、精神品质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