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用脑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友善用脑
抗疫专栏∣关于“后疫情时代”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2020-03-14 19:58:15【友善用脑】12人已围观
简介抗疫专栏∣关于“后疫情时代”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我们原有的生活节奏,居家隔离期间,很多人无所适从,甚至出现了不良心理情绪。随着疫情防控趋势渐趋明朗,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指日可待,但应该看到,疫情对我们产生的影响不能忽视。等重回学校回复正常的教学生活时,相信我们不会只是简单“恢复”以往的教育,而会积极进行新的深刻“变革”。疫情是一场灾难,迫使我们放慢了工作脚步,但也给了我们一次难得的深入思考人生真谛的反思机会。人们对教育的期待,也会随着对人生思考的深化,而产生新的变革契机。后疫情时代,人们会结合对疫情的反思,更加理性深入地追寻教育的本质,消除教育异化的影响,正本清源,“立德树人”会得到更广泛、更深刻的社会认同。
冯友兰说过:“人生有三件事:立言,立功,立德。立言靠天赋,立功靠机缘,立德靠一生看似平淡的坚持。”(《冯友兰读书与做人》)“德”是人成长的根基,《说文解字》上说:“德,升也。”立于地、起于心,刚直挺拔,凭势而上。说到“德”,离不了“爱国”。列宁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列宁选集》第3卷,第608页)为了战胜疫情,数万名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成为抗疫一线的最美逆行者;为了疫情防控的最终胜利,全国上下渡过了有史以来最“安静”的一个春节,这与我们热情好客,喜欢集体生活的民族个性截然相反。然而为了抗疫保卫战的最终胜利,一切的奉献无怨无悔,一切的牺牲自觉自愿,这也让我们常常体会到社会主义国家举国体制的优越性,也给全国人民上了一堂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我们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以往简单、抽象的爱国口号,并不足以让我们在灾难面前保持勇敢和坚韧;而“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理念,会与“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勇形成新的精神链接,让我们重新定位“自然、祖国和我”的关系,让我们在平淡的生活中自觉坚守正能量,守护作为“人”的初心。
“立德”是人的根本,“立言”和“立功”则是人的期盼。立言、立功需要天赋、机缘,而要把天赋、机缘转化为成功,更需要学习和磨炼,也需要总结和把控。没有知识的积淀,没有思维的发展,就没有“立言”的天赋,只凭借“立功”的机缘,也不能保证最终获得成功。教育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在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发展思维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尊重规律,用学习科学统领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后疫情时代”教学范式,让课堂教学更具科学性、人文性、时代性。疫情之后应该广泛地开展学情调查,了解学生在疫情这一特殊时期,在网上教学的形式下形成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根据学生实际,设计课堂教学改革方案,把传统的教师以“讲”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变成学生自己探究、自主生成的以“学”为主的新型课堂教学形式,让“树人”作为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
突发的疫情让我们认识到了高科技通讯和教学手段的优越性,在此基础上如何进一步运用高科技教学手段,探索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的新模式,是后疫情时代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任务之一。网上教学,决不能只视之为疫情时期的应急手段,应该让更多的高科技教学设备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促进教学效果提升的有力工具。
疫情虽然给我们造成了很大损失,但也给我们创造了改革和进步的机遇。只要我们深刻反思,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进步,中国的教育一定会迎来新一轮的大变革和大发展。莫道残阳凄如血,始发金晖自沉夜。我们相信,疫情只能磨砺中国教育人的意志,但永远不会阻挡中国教育昂然奋进的脚步!
(作者:李荐,北京市学习科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学习科学研究专家,友善用脑理论中国引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