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用脑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友善用脑

抗疫专栏∣学习科学告诉你:有关学习的“再认识”

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2020-04-03 16:41:42【友善用脑】5人已围观

简介抗疫专栏∣学习科学告诉你:有关学习的“再认识”

        

   就人类而言,学习是人的身体、智力和情感协调互动、共同作用的对事物的认知和把握过程。学习的结果能使人的心智和行为产生持久的变化。

“学习”在汉语中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但不同的人在脑海里反应的学习情境是不一样的,有人可能会想到孩子坐在教室里读书,有人可能会想到成年人围坐在一起讨论问题,也可能有人想到师傅带着徒弟在车间干活,还有人可能会想到参观、旅游、聊天、看电影……

那么,到底什么是学习呢?其实上述情境中“学习”都有可能发生,学习是一个过程,是以对事物“认知”和“把握”为目标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又对人有着深远和重要的影响。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学习”的解释是“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阅读、听讲、研究、实践”既是学习的方式,又是学习的过程,而“获得知识或技能”则是对事物的“认知”和“把握”。坐在教室里上课是听讲,一起讨论问题是研究,在车间干活、旅游等等是实践。从本质上说不管学习的方式如何、学习过程长短都是为了实现学习的目标,掌握知识和技能。而掌握知识和技能则能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使人发生一定而且是持久的变化。

丹麦学习学专家、国家学习实验室主任克努兹·伊列雷斯(Knud Illeris)在他的《我们如何学习——全视角学习理论》一书中把“学习”界定为:“发生于生命有机体中的任何导向持久性能力改变的过程,而且,这些过程的发生并不是单纯由于生理性成熟或衰老机制的原因。”在这个定义中,“生命有机体”是指一切有学习能力的人或动物;“持久性能力改变”是学习的目的、结果或功效;“任何过程”包括了学习的一切方式;而“这些过程的发生并不是单纯由于生理性成熟或衰老机制的原因”则说明学习需要人的主观参与和设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自为的活动。

 

这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自为活动”被一些学者称之为“系统”,美国心理学家西蒙(H·A·Simon)认为学习是“系统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的某种长远变化,这种变化使得系统能够更有效地在下一次完成同一或同类的工作。”西蒙认为,“学习是一个系统中所发生的变化,它可以是系统作业的长久性的改变,又可以是有机体在行为上的持久性的变化。”“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人是“有机整体”,人的身体、智力和情感是这个有机整体中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成部分,人在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过程中,心有所得、行有所变,产生了超越过去的效果,于是“学习”便在人身上发生了,学习的结果又反过来影响和促进着人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就人类而言,学习是人的身体、智力和情感协调互动、共同作用的对事物的认知和把握过程。学习的结果能使人的心智和行为产生持久的变化。

(北京市学习科学学会)